top of page

埃塞俄比亞的小孩沒飯吃!?

還記得小時後逼令我把飯吃光的一句話:埃塞俄比亞的小孩得沒飯吃啊!

雖然我心裡一直在思考著把自己的飯吃光和令埃塞俄比亞的小孩得到溫飽有甚麼直接關係,但無論如何,這句話自此就給了我對埃塞俄比亞貧窮、落後、飢荒的印象。

二十年之後,我為工作跑到來非洲肯亞(其實倒是為非洲跑到來肯亞工作),終於有機會親身來印證一下”埃塞俄比亞的小朋友得沒飯吃”這句子的真偽。

埃塞俄比亞跟肯亞是接壤著的,兩者的首都之間只距離約兩個小時的飛機路程,所以轉眼間我便從肯亞首都內羅畢(Nairobi)來到了埃塞俄比亞首都雅迪斯(Addis Ababa)。

一步出雅迪斯機場,有點亢奮的我立刻拿出手機地圖來查看上機前才剛訂的旅館的位置。我把那難讀的地名在心裡重複念了五次, 然後念的第六次就是向著旁邊隨機的一個陌生男人。原本我就只是想問問路,但這剛剛才認識的陌生人竟然說他可以順路載我一程,還很客氣地說希望我不會介意來接他的車會有點擠,這麼的一句頓時令我安心了一點起來,心想壞人定不會好客成這樣吧。

不到一會我們便走到停車場。在他的四位親人上前來跟他擁抱及寒暄幾番後我們便一跰擠往車上去。我跟一群陌生人肩並肩的坐著, 閒談間認識了陌生男人的名字叫Bin Ladin (他在介紹自己更說笑提到Osama, 哈)。他們小時候舉家從也門(Yemen)逃難到埃塞俄比亞,亦意味著埃塞俄比亞對比起其他地方也已經可以算是幸福的天堂了。

花不了多久便到達了市中心,沒想到沿途就已經看見了兩旁十多層高的大廈,林林總總的商店、酒吧、餐廳。的士巴士小巴(Matatu; 非洲尤其普遍的公交車) 把工整的道路塞得滿滿,而市區的心臟地帶更是貫通著一條高架鐵路。眼簾下看到的雖然不是甚麼國際大城市,但跟我想像中貧窮、落後、飢荒的情況也就差之千里。這短短的十分鐘路程彷彿已經把我對這國家建立了二十年的印像一下子撤底地改變了。

高樓、商店、酒吧、餐廳在寬闊大道旁

(高樓、商店、酒吧、餐廳在寬闊大道旁)

後來在旅途中跟更多的陌生人聊起來和搜了一些資料起來,明白到”埃塞俄比亞的小孩得沒飯吃”這句話雖然再也不能夠反映現今社會狀況,但它卻是數十年前北方農村的殘酷寫照。不過自上世紀鬧過大規模飢荒後,隨著國家社會進步和市場經濟成熟起來,尤其是在發達的農業加上旅遊和貿易帶動底下,埃塞俄比亞今天再也不是一片只見貧苦之地。反觀現已成為非洲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然而, 迅速發展背後埃塞俄比亞說到底終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一個朋友就跟我說埃塞就好像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的環境,說窮不窮,但也絕不能稱得上為成熟先進),所以社會上仍然蘊藏著不少問題。在埃塞的三個星期裡,我就看到不少無家可歸的露宿者在街頭行乞,滿街失學失業的年輕人只能靠擦鞋為生,赤腳的孩童們在垃圾遍地的大街小巷裡撿空瓶子。那也大概是一個典型發展中國家因迅速發展而遺留下來的副產品吧。

擦鞋可算是埃塞俄比亞的國粹;滿街都是擦鞋匠

(擦鞋可算是埃塞俄比亞的國粹;滿街都是擦鞋匠)

  (長期15-20%的失業率令到街上的職位公告板前都具一定的吸引性)

至少可幸的是, “埃塞俄比亞的小孩得沒飯吃”這句話已經成為歷史。而我過去對這國家貧窮、 落後、飢荒的印象更因一個又一個像Bin Ladin的人出現在我的路途中改變。 事實上,當地人開放接納外人的態度給了我許多機會學習和融入本地濃厚獨特的文化風情,讓我看到更感受到埃塞俄比亞真正美麗的一面(續)…

bottom of page